2016-07-08 11:20:00| 分类: 365,南方水灾,抗 | 标签: |举报 |字号大中小 订阅
文/李光斗(微信公众号:lgdbrand)
近日南方的洪灾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,城市内涝、泄洪移民,据说接下来灾区可能还要面临两个月的汛期考验。在国人的记忆中,上次这样的惊心动魄应该是1998年,距今正好18年。18年一条好汉;18年我们的祖先修造了巍峨的万里长城和举世闻名的兵马俑;18年我们在电视节目中听闻祖国经济日新月异,科技创新取得无数重大突破。可现在我们不禁要问,水利建设年年都讲,抗洪防灾就那么难吗?
水患治理是一套复杂立体的系统工程。当年修建三峡大坝预期的好处不仅是发电,还有防洪。但人算不如天算:下游干旱时,大坝需要蓄水;下游闹水灾时,三峡却需要泄洪。而除了三峡之外,长江流域其实还有很多与生俱来的天然水库,那就是沿岸的湖泊和湿地。湖泊蓄水不难理解,但现实是,作为中国第二大淡水湖的洞庭湖,2002年其面积为2650平方公里,可在1825年这一数字是6270平方公里。有“千湖之省”美誉的湖北在上世纪50年代湖泊总数为1066个,总面积8300平方公里,但目前湖泊数量仅存309个,总面积缩减为2656平方公里。
三峡工程历时17年,移民百万,投资1800多亿
无独有偶,被称为“地球之肾”的湿地对于含蓄水源,调节生态平衡起着无法替代和估量的巨大作用。但因为众所周知的商业利益,土地开发使得大量湖泊和湿地因围垦、填埋而消失。在这样的现实下,可以想见,目前长江流域的自然调节能力正在萎缩枯竭。
致广大而尽精微,除了宏观的水系流域,我们再来看局部的地区治理。早在2011年,因为“看海”,武汉市的相关部门即宣誓投资130亿治理城市的排水系统,据说建成后每天可以抵挡15个东湖的降雨量。话虽如此,可现在的情况依然是全城被淹。还好滴滴打车变身嘀嘀打船,不然130亿的钱白花了,找谁评估去?网上段子说:航拍记录显示,湖北已经基本是湖,找不着北了。
面对这样的天气困扰,解决出行您还需要一艘船
“下水道反映着一个城市的良心”,作为中国最早实现下水道“雨污分流”的城市,青岛可以说是这方面的楷模。那是1898年的10月,德国人奠定了近代青岛的城市排水排污系统的雏形,在高效使用了百余年后,青岛下水道一些接口零件需更换,经查询,当年的公司已不存在,一封发自德国的电子邮件回复说:根据德国企业的施工标准,在老化零件周边3米范围内,可以找到存放备件的小仓库。中方依建议果然找到了小仓库,里面全是用油布包好的备用件,依旧光亮如新。
青岛下水道德国制造
宋神宗熙宁年间,知赣州的刘彝主持修造了赣州城的地下暗渠,因为整个沟渠网络形似篆体的“福”、“寿”二字,故名“福寿沟”。此后赣州福寿沟历代均有维修,至今仍在使用。前些年,许多城市因为暴雨发生内涝,而同遭暴雨袭击的赣州,却“没有一辆汽车泡水”,这其中就有福寿沟发挥了排洪的作用。
四川的都江堰早在两千多前就有了。如果一个城市没有良好的排水系统,在大雨倾盆的时候,我们只能年年在市中心“看海”。网友云:下雪的时候一定要约自己喜欢的人出去走走,因为走着走着就一起白了头。但在湖北,只会下雨,俩个人走着走着,脑袋就进了水。
本文作者李光斗:中国品牌第一人、中央电视台品牌顾问、著名品牌战略专家、品牌竞争力学派创始人、中国电子商务协会互联网金融委员会首席顾问、华盛智业•李光斗品牌营销机构创始人。
评论